近年來,隨著“雙碳”目標的推進和能源結構轉型的加速,空氣能熱泵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。2025年數據顯示,中國空氣源熱泵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,政策紅利、技術突破和市場需求的疊加,吸引了大量資本涌入。然而,在行業高歌猛進的背后,隱藏著不容忽視的投資風險。從技術落后到售后承諾“畫餅”,從低價競爭到政策依賴,四大陷阱正在吞噬部分投資者的回報,甚至威脅行業健康發展。
陷阱一:技術落后型產品,成“低價”噱頭下的犧牲品
空氣能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技術研發和能效提升。然而,一些企業以“低價”為誘餌,推出技術落后、能效低下的產品,吸引投資者入局。這類產品往往采用老舊的定頻技術,制熱效率低、噪音大,在極端氣候下穩定性差,甚至無法滿足北方-30℃以下的供暖需求。
以某品牌為例,其主打產品未搭載變頻技術,能效等級僅為3級,遠低于紐恩泰、格力等頭部品牌1級能效的標準。投資者看似以低價購入產品,但實際運營中,因能耗高、故障率高,用戶口碑下滑,最終導致返修率飆升、市場份額流失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部分企業通過“貼牌生產”掩蓋技術短板。表面上,其展廳陳列著“自主研發”的高端機型,實則依賴代工廠生產,核心技術空心化。例如,2024年某展會上,一家企業以“極寒熱泵第一品牌”自居,但經調查發現,其產品實際由無名小廠貼牌生產,性能與宣傳嚴重不符。
時下熱點結合:2025年,隨著海爾、紐恩泰等企業推出-38℃超低溫機組,行業技術門檻進一步提高。若投資者選擇技術落后的品牌,將難以應對市場對“節能+極端環境適應力”的需求升級,最終在競爭中被淘汰。
陷阱二:售后承諾“畫餅”,“十年包修”暗藏系統性風險
近年來,“十年包修”成為部分空氣能企業吸引投資者的營銷利器。然而,這一承諾背后潛藏巨大風險。據2024年財報顯示,某推出“十年包修”的中型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79.97%,主要原因在于售后成本激增。
根據《企業會計準則》,長期質保需計提預計負債。以行業平均20%的質保成本占比計算,十年包修相當于企業需提前承擔20%的營收壓力。對于毛利率僅20%的空氣能行業而言,這幾乎掏空利潤空間。更嚴重的是,中小企業平均存續周期僅3-5年,十年承諾與企業生命周期嚴重錯配。一旦企業資金鏈斷裂,投資者將面臨售后無人負責的困境。
此外,部分企業的“十年包修”存在“拆分責任”的漏洞。例如,主機設備由廠家保修,但水泵、管路等配套組件仍需經銷商承擔售后。這種權責不清的模式,導致安裝標準化程度低、隱性故障率高。
時下熱點結合:2025年8月,華經產業研究院預測,若行業普遍跟進“十年包修”,利潤率下滑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。投資者需警惕“承諾越夸張,風險越高”的行業規律。
陷阱三:低價品牌“割韭菜”,利潤空間被壓縮至冰點
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,一些小品牌以“超低價”搶占份額,吸引投資者代理。然而,這類品牌往往缺乏核心技術,產品同質化嚴重,后期依賴價格戰維持生存。
例如,某小品牌空氣能熱水器出廠價僅為頭部品牌的60%,但其壓縮機、換熱器等核心部件均采用低端供應鏈,故障率高達15%。經銷商為彌補售后成本,不得不提高終端售價,導致用戶流失。最終,代理商在“低價進貨-高價售后-銷量下滑”的惡性循環中虧損出局。
更隱蔽的陷阱是“中間商盤剝”。部分大品牌雖知名度高,但采用多級分銷模式,代理商需通過中間人拿貨、售后,利潤層層被抽成。例如,某品牌代理商反映,其產品售價的30%需支付給中間渠道,實際凈利潤不足5%。
時下熱點結合:2025年,隨著米特拉、紐恩泰等品牌推行“廠家直供+六年質?!蹦J?,行業利潤分配更趨透明。低價品牌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。
陷阱四:政策依賴型投資,紅利退潮后“裸泳”風險凸顯
過去五年,空氣能行業的高速增長離不開政策補貼。例如,北方“煤改電”工程曾帶動市場規模年均增長超30%。然而,2025年政策紅利逐步退潮,行業進入市場化競爭階段。
部分投資者仍沉迷于“靠補貼盈利”的舊模式,忽視市場需求的結構性變化。例如,某企業重金押注北方采暖市場,但隨著補貼減少,用戶對產品性價比要求提高,其高價機型銷量斷崖式下滑。反觀格力、紐恩泰等企業,通過推出三聯供(空調+地暖+熱水)產品,挖掘南方市場潛力,成功對沖政策波動風險。
此外,政策方向也在升級。2025年《工業熱泵發展白皮書》提出,熱泵需向工業領域拓展,替代燃煤鍋爐。若投資者仍局限于家用市場,可能錯失新一輪風口。
時下熱點結合:2025年8月,壓縮空氣儲能納入技術路線白名單,清潔能源賽道競爭加劇??諝饽芡顿Y需跳出政策依賴,轉向技術驅動和場景創新。
結語:理性投資,方能穿越周期
空氣能行業正處于從“政策驅動”向“市場驅動”轉型的關鍵期。對投資者而言,規避陷阱的核心在于:
1. 聚焦技術實力:優先選擇擁有變頻、超低溫制熱、智能除霜等核心技術的品牌;
2. 審視售后邏輯:拒絕“空頭支票”,考察企業資金鏈和售后落地能力;
3. 算清成本賬:評估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,而非單純追求低價;
4. 緊跟政策轉向:從家用向工商業、從單一功能向綜合能源服務拓展。
正如紐恩泰憑借千項專利和南極科考站應用案例證明的那樣,唯有技術硬核、布局前瞻的企業,才能穿越行業周期。投資者需以“長期主義”思維布局,方能在這場清潔能源變革中分得紅利。
- END -
免責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,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。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。